与细胞核DNA相比,mtDNA作为生物体种系发生的“分子钟”(molecular clock)有其自身的优点:①突变率高,是核DNA的10倍左右,因此即使是在近期内趋异的物种之间也会很快地积累大量的核苷酸置换,可以进行比较分析;②因为精子的细胞质极少,子代的mtDNA基本上都是来自卵细胞,所以mtDNA是母性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且不发生DNA重组,因此,具有相同mtDNA序列的个体必定是来自一位共同的雌性祖先。但是,近年来PCR技术证实,精子也会对受精卵提供一些mtDNA,这是造成线粒体DNA异序性(heteroplasmy)的原因之一。一个个体生成时,该个体细胞质内mtDNA的序列都是相同的,这是mtDNA的同序性(homoplasmy);当细胞质里mtDNA的序列有差别时,就是mtDNA的异序性。异序性对于种系发生的分析研究会造成一些困难。在分子进化研究中,mtDNA同样也是十分有用的材料。由于线粒体基因在细胞减数分裂期间不发生重排,而且点突变率高,所以有利于检查出在较短时期内基因发生的变化,有利于比较不同物种的相同基因之间的差别,确定这些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有人曾从一具4 000年前的人体木乃伊分离出残存的DNA片段,平均大小仅为90 bp。这对于核基因组来说,这么短的DNA片段很难说明什么问题,可是这是线粒体基因组DNA,就可能是某个基因的一个片段,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因此,当前的分子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多半是取材于古生物或化石的牙髓或骨髓腔中残留的线粒体DNA作为实验材料。线粒体基因组中的基因与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关系到细胞内的能量供应。近年来发现人的一些神经肌肉变性疾病如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病(主要表现为双侧视神经萎缩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视力丧失,还可伴有神经、心血管及骨骼肌等系统异常)、帕金森病、早老痴呆症、线粒体脑肌病、母系遗传的糖尿病和耳聋等,都同线粒体基因有关。也有人指出,衰老可能同mtDNA损伤的积累有关。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2017-10-25